今年以來,玉門市主動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和酒嘉雙城經濟圈,全力推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出臺支持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旅游產業蓬勃興起,屢現消費高峰。官方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玉門市累計接待游客12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1億元,增長122.4%,玉門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

都市休閑旅游熱度攀升
受益于西北游、甘肅游的興起,玉門市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游客也是紛至沓來。
“我們一家9月4日開車到甘肅旅游,今晚在玉澤湖公園露營,進入甘肅境內后,真是一路的天高地遠、寥廓風光。”9月7日,正在玉門市玉澤湖公園游玩的安徽游客王志杰感慨道。
對于在玉門旅游的體驗,王志杰的總結是歷史悠久、文化醇厚、風光寥廓、消費實惠。他說,沒想到玉門很多景區都是免費的。如玉澤湖、鐵人紀念館、老一井、老君廟、天境昌馬,不需要門票,吃喝玩都很方便,一碗羊雜才十幾塊錢,惠而不費,在這里游玩,達到了感受歷史、體驗美食、舒展身心的絕妙配合。
近年來,玉門市各種設施日益完善,市內景區日漸增多,特別是通過重點推出“玉門之光工業體驗館+特色產品”,打造4條一日游線路和2條兩日游線路產品,實施景區、景點優惠措施3項,加快推動旅游市場復蘇,讓都市休閑旅游成了玉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玉門市屬于河西走廊歷史名城,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玉門市成了文化修學、觀光旅游的勝地,為玉門都市休閑旅游的興旺奠定了基礎。

全域旅游打造“景區玉門”
全域旅游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隨著全域旅游的實施,玉門成為越來越多游客旅游目的地的優選。
七月流火、酷暑烈日,第九屆玉門赤金峽風景區系列文化活動清爽來襲,潑水節、啤酒節、美食節、西瓜節等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大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景區經理李全峰介紹:“漂流文化節期間,景區游客爆滿,活動搞得很成功。”
近年來,玉門市錨定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任務的落實,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文旅產業大會精神,依托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玉門之光工業體驗館、邊塞詩展覽館等特色資源,定制開發紅色記憶、工業體驗、邊塞風情等研學產品,今年累計開展研學活動12批次6000余人次;持續開發山地徒步、祁連探險、自駕露營等戶外運動產品,舉辦第四屆玉門鐵人三項賽,吸引全國12個省市200多名運動員參加,推動“體育+旅游”的消費新業態。積極策劃舉辦杏花節、文化旅游消費周、鐵人文化藝術節、赤金峽漂流文化節、“粽享一夏樂購端午”消費周暨首屆啤酒狂歡節、煙火夜市等綜合性文旅活動,推出“文旅年卡”,發放文旅惠民大禮包2000份,以優質活動為依托增加文旅產品供給,文化旅游綜合效應不斷放大。
玉門市在推行全域旅游的過程中,從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凝練主題、增強景區吸引力入手,與農業、工業、文化等充分融合,倒逼旅游景區走上多業態發展之路,農業觀光、工業旅游、文化體驗、研學旅行等等開放型旅游產品越來越豐富,全市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得到很大程度的放大,玉門景區也由此成了“景區玉門”。

假期鄉村游備受追捧
今年以來,玉門市天境昌馬、桃源小鎮、紅田園、印象川北等地迎來大批游客,農旅融合的鄉村旅游成為市民假期出游的好選擇。
“文化旅游藝術節期間,村里接待游客1萬多人次。村里從事周邊服務行業的村民,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玉門市昌村黨支部書記陳峰說。
玉門市昌馬鎮,周圍群山環繞,疏勒河穿境而過,祁連山橫枕于南,大坂山屏障于北,山水環繞、綠洲旖旎、河湖交錯的壯麗自然景觀和昌馬石窟深厚的文化底蘊交相輝映,為昌馬鎮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2018年以來,昌馬鎮已成功舉辦5屆“天境昌馬”文化藝術節,形成了昌馬湖、天生橋、昌馬石窟、千眼泉、藝術駐留村五大景區,建成了昌馬歷史文化展覽中心、糧倉劇場、昌馬書院、梨花驛站、梨花水寨、影劇院等文化旅游陣地,吸引3家省內院企在昌馬掛牌創作實踐基地,140余名國內外藝術家入駐,天境昌馬獲得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甘肅特色氣候小鎮”、“昌馬村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昌馬村全省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等多項殊榮,品牌效應成功打響,省內外旅客絡繹不絕。
“天境昌馬依山傍水,有著別人無法復制的美,附近還有天生橋、昌馬石窟、千眼泉,進出景點全部免費,消費也物美價廉。”來自玉門市新市區的游客王玉珍這樣說道。
昌馬鎮的鄉村游盛況是玉門市的一個縮影,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玉門市創建4A級景區5個、鄉村旅游景區6個,正在指導玉門市柳河鎮紅旗村創建省級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玉門市下西號枸杞小鎮和玉門市玉門鎮關外關文旅康養小鎮創建3A級旅游景區,以“一村一品”和“串點成線、連線擴面”的推進方式,構建出了“珍珠連串式”的美麗鄉村景觀帶,讓來自各地的游客不虛此行。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