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充沛(甘肅)
化溝村是甘肅靜寧縣紅寺鄉的一個村子。
入夏的頭一天,宿舍外面各種的鳥鳴。劉支書一大早就嚷著說,“今天化溝村舉行文化廣場落成儀式,看看去”,我就說走……
天上一縷縷的云彩,薄薄的,輕輕的,像一片散開的煙,慢慢地飄。沿著新鋪成的水泥路面,一直上山,路邊一片片的莊稼,開著各種各樣的花,車飛一樣往山頂跑,跑著跑著就有急轉彎---車慢下來---又快起來,后輪子下面冒了一股黑煙,一片黃土卷起來,車已經過了山梁,又下了一座山,陡峭的山路旁便是深不見底的崖......

化溝村不知道怎么得名,溝底一排排坐滿了人間,新蓋的瓦房,房基上騎了各種瑞獸;而舊房就間或出現,土坯子的墻,房頂的青瓦斑斑駁駁,陰山的那面房梁長出了青藤和苔蘚。
化溝村的文化舞臺就建在山崖下,臨到時,人多起來了,一輛冒著黑煙的三輪車上座滿了參加慶典的村民,我們的車就尾隨其后,支書搖下車窗,大聲喊著,“慢些開……”,前面的兩棵大樹上,一條鮮艷的橫幅,寫著“歡迎各界領導村民來我村助興”,路邊的地埂上,溝渠旁已經停放了各色的車輛,鄉政府的民警手里拿了小紅旗指揮著車輛的通行。
前面就是新建的文化舞臺,舞臺前約20米處搭建了彩門,氣球吹起來,飄著兩個大大“喜”字,還有拱門,還有垂幅,舞臺前的廣場上,五色的小旗用長長的線串起來,一頭綁在山崖的青藤上,一頭綁在路邊的高墻上,一條條串好的彩旗編織起來,遮住了半個天。
這是化溝村祖祖輩輩建起的第一個舞臺,化溝村附近的村民就喜氣洋洋,十里八鄉的村民約好了,今天他們要開展一次各村的廣場舞比賽。
廣場的角角落落已經開始了上場前的熱身,大紅大綠的服裝,扇子,各種各樣的廣場舞開始了排練,舞臺上高音喇叭里傳來了村長的講話,紅綢子扎成的五朵大花由五個鄉上的工作人員用塑料盤子端著站在了臺前,剪彩開始了,五朵大紅花落到了盤子里,盤子外面還飄著紅綢子。

比賽終于開始了,扇子舞,藏舞,回族舞,秦腔……一個接一個,臺下的村民不怕炎熱,中年人,老年了,一個個拿起了手機,帽子沿偏到脖根后,一會跑過來,一會跑過去,舞臺后面的半崖上,一個人依了一棵干樹枝,探著頭看得正起勁,他們三個五個的議論著,看著剛剛手機拍攝的自己村上的節目,嘰嘰喳喳,吵成了一鍋粥。
廣場外面一幫中年人席地而坐,啤酒、釀皮、花生……滿地的吃伙,突然,有人皺起了一只眼睛,辣椒油濺入了眼睛,眉毛就提地很高,手里的啤酒瓶冒著白沫。有人喊,喝完,啤酒瓶就發出咣咣的碰撞聲。
三馬子上拉著釀皮的餐桌前,一群剛剛演完節目的村民吃起來了,誰碗里的辣椒油不小心濺到了別人的舞蹈服上了,她就一邊生氣地罵著旁邊的人,一邊褲兜里摸出了餐巾紙......
演節目的都是老年人,個個卻精神抖擻,花花綠綠的服裝,也許是她們這輩子最美的時光,結婚時都沒穿上這樣艷麗的服裝,腿硬了,手硬了,心就返老還童了,一個個小姑娘一樣。
天熱得像著了火,脊背上像罩著大火爐,演員們還是熱情不減。下午三點了,節目終于要結束了,評委的成績出來了,村長宣布著比賽結果,村民們不時爆發出掌聲,得獎的更加精神自信,沒有得獎的就相互指責著。
人們慢慢退了,山梁上的熱浪也退了,文化廣場靜得像一片海水,只能聽見如浪的風聲……
作者簡介:
堅充沛,男,漢族,中國石油西北銷售公司職工,生于1977年,愛好文學,書法繪畫,文學作品散見于中國扶貧網,中國石油報,甘肅經濟日報,甘肅工人日報等,書法作品曾獲得全國網絡書法大賽三等獎。